彭子洋
师资博后,2024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变化对植物-微生物-土壤互作的影响。在Ecology Letters,Ecology,Global Change Biology,New Phytologist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New Phytologist期刊发表高被引论文1篇,中文核心1篇。
研究方向:微生物生态学
研究领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酶动力学
主要获奖情况:
2024年第一届全球变化生态学前沿论坛最佳壁报奖
2023年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10篇青年优秀学术论文
2020年中国科学院大学 “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承担主要科研项目:
1.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地方项目,XZ202501ZY0118,西藏高寒生态系统固碳稳定性和持续性研究,2025-03-2027-03,270万元,在研,参与。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项项目,42141006,土壤碳循环关键过程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机制,2022-01-01-2025-12-31,297万元,在研,参与。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32171595,微生物酶动力和土壤物理化学保护对草地土壤有机碳分解调控机制的研究,2022-01-01至2025-12-31,58万元,在研,参与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博后面上项目,32171595,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背景下高寒草地菌根真菌-细菌互作及其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2022-01-01至2025-12-31,58万元,在研。
5.西藏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课题:西藏高寒生态系统碳储量特征及驱动机制(XZ202501ZY0118-1),2025-2027,125万,项目负责人。
6.博后面上: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背景下高寒草地菌根真菌-细菌互作及其对土壤碳储量的影响(2025M772713),2025-2027,8万,项目负责人。
论文发表:
1.Peng ZY, Wu YT, Liu WX, Guo LL, Yang L, Wang B, Wang X, Su YJ, Wu J, Liu LL*. Foliar nutrient resorption stoichiometry and microbial phosphatase catalytic efficiency together alleviate the relative phosphorus limitation in forest ecosystems[J]. New Phytologist, 2023, 238: 1033-1044.
2.彭子洋, 刘卫星, 田瑞, 杨森, 王静, 黄俊胜, 杨雅舒, 刘玲莉. 海拔和坡向对唐古拉山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21, 41: 7659-7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