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and Soil:韩兴国/姜勇团队揭示草甸草原真菌群落生态位对土壤酸化的特异性响应机制

202574Plant and SoilNiche constraints shape the response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al community to sulfur-induced soil acidification in a meadow steppe为题,在线发表了硫诱导的土壤酸化对草甸草原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影响的研究成果

丛枝菌根(AM)真菌易受土壤pH值影响。土壤性质(即“生境假说”)和植物群落(即“乘客假说”)被公认为是AM真菌群落的关键驱动因素,然而土壤和根系生态位如何分别介导它们对土壤pH变化的响应,仍是知识空白。

韩兴国/姜勇团队依托2017年在中国科学院额尔古纳森林草原过渡带生态 系统研究站建立的硫添加(012510152050 g m-2 yr-1)模拟酸化控制试验平台,研究了植物根系和土壤生态位的限制如何塑造AM真菌群落对硫添加诱导的土壤酸化的响应。发现AM真菌的α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及群落组成对硫添加表现出生态位特异性响应。虽然物种丰富度保持相对稳定,但在高硫水平下均匀度显著下降,其中根系相关AM真菌的均匀度表现出阈值响应,表明其比丰富度更为敏感。植物根系相关AM真菌的均匀度受植物丰富度和土壤养分影响,而土壤AM真菌的均匀度仅取决于土壤养分。AM真菌群落的组成,尤其是非优势类群(如土壤中的古孢囊霉科和多样孢囊霉科;根系中的类球囊霉科),对硫水平高度敏感,表现出强相关性。硫添加通过改变土壤性质和植物丰富度间接影响根系相关AM真菌的多样性,同时支持了“生境假说”和“乘客假说”。相比之下,土壤AM真菌的多样性主要受土壤pH值塑造,强化了“生境假说”。研究结果凸显AM真菌多样性对土壤pH值的生态位特异性响应,这种响应由生态位过程驱动,呈现出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不同的响应模式。

硕士生马晓梦为第一作者,刘贺永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付伟博士为共同通讯作者,姜勇教授、韩兴国教授、孙建新教授、博士生李秋桦、硕士生周梦凡刘亚琨李诗瑶、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陈保冬研究员、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额尔古纳生态站冯雪博士为论文共同作者。本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16773210132042307382)、河北省教育厅(BJK2024136)、省自然基金(C2022201042)等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Ma XM, Zhou MF, Liu YK, Li SY, Li QH, Feng X, Chen BD, Sun QJ, Han XG, Jiang Y, Fu W*, Liu HY*. 2025. Niche constraints shape the response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al community to sulfur-induced soil acidification in a meadow steppe. Plant and Soil, https://doi.org/10.1007/s11104-025-07677-z





硫添加对AM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上一篇:Functional Ecology | 韩兴国/姜勇团队发现氮沉降改变草甸草原植物物候期受植物基因组大小和功能性状影响

下一篇: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韩兴国/姜勇团队量化草原植物根氮再分配与根系经济空间关系

师生意见箱

院长信箱

图书馆

教务系统

办公系统

诚聘英才